欢迎来到北京福日发不锈钢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网站!
  • 案例展示
  • |
  • 新闻中心
  • 咨询电话:010-63659188
    不锈钢工程联系微信不锈钢装饰联系微博
    福日发不锈钢工程服务热线: 1370-116-2613
    不锈钢工程案例
    不锈钢装饰案例
    不锈钢装饰工程案例
    右指示箭头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详情浏览
    浅谈不锈钢的诞生与钢种的发展
       在本世纪初,由于理论的进展和工业发展的需要,几乎在同时好几个国家都研制成功了不锈钢。
       1913年夏H.Brearley在研制舰载炮炮筒用钢时发明了可硬化的不锈钢,并发表了题为《耐蚀性取决于热处理和合金成分范围》的论文。从此可硬化的铁-铬-碳合金作为实用性的不锈钢而诞生了,这就是具有淬硬性的那一系列被称为“马氏体类不锈钢”的不锈钢。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钢的成分范围是:
       [C]< 0.70%, [ ]=9~16%。
       其中0.35%C、13%Cr的钢主要用于制作刀具,即现在的3Crl3(AISI 420)钢。
        1912年C.Dantsizen在从事电阻丝研究时研制了一种铬含量同Brearl钢相同,但碳含量较低并且有极低硬度的材料。1914年,他提出钢的成分范围应为:0.07~0.15%C,14~16%Cr。这是一种低碳铁素体Cr13系不锈钢,其成分与目前的1Cr13相似。
        1924年,F.M.Beeket研制了一种含铬量更高(含25~27%Cr)的不锈钢,相当于目前的铁素体不锈耐酸钢(AISI 446)。
        在此同时,与铬-铁系不锈钢组织完全不同的铁-铬-镍系石锈钢也得到了发展。
        1909~1912年,E.Maurer和B.Strauuss在研究热电偶保护套管用钢时,对高铬钢及铬-镍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在1912年将耐蚀性很高的铬-镍不锈钢商品化。他们将高铬的马氏体系不锈钢命名为“V1M”,而将奥氏体系的命名为“V2A”,后者就是今天的18-8型不锈钢的雏形,当时它的成分范围是:0.25%C,20%Cr和7%Ni。后来通过对V2A钢的耐蚀性、加工性和机械性能不断进行研究,使之发展成为现在的1Crl8Ni9、1Cr18Ni9Ti钢(AISI 302、304),并广泛地应用到各类不锈钢工程上。
        1910~1914年,作为现代不锈钢基础的1Cr13~4Cr13,Cr17~Cr28,18-8等马氏体、铁素体和奥氏体不锈钢都先后问世,可以说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研究,人类终于找到了具有工业实用性的不锈钢雏形。 从此以后,不锈钢的研究只是在腐蚀理论方面不断深入,并按日益增多的使用要求,对成分作了适当调整,从而又发展了不少新的钢种;但从总体来说,并没有越出本世纪初就已确定的这几个大的范畴。 因此可以认为,不锈钢诞生于1910~1914年,而这以后的70年只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
        1910~1914年诞生的组织分别为马氏体、铁素体和奥氏体的不锈钢,从化学成分来看,主要属Fe-Cr和Fe-Cr-Ni两大体系。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近三十年中(即1919年至1945年),随着各种工业的发展,不锈钢为适应工作条件而发生了分化,即在原来两大体系三种组织状态的基础上,通过增减碳含量和添加多种其它的合金元素而衍生出了许多新型的不锈钢。从二次大战结束直至目前为止的三十多年中,主要为适应抗海水或盐类腐蚀,吸收γ射线及中子、获得超高强度、节约镍等需要而发展了抗点蚀不锈钢、原F子工业用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和锰氮代镍不锈钢。近年来,为了解决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问题,又分别发展了超低碳不锈钢和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目前,已投入市场的不锈钢的品种已达到230种以上,经常使用的也有近50种,其中约有80%是奥氏体不锈钢(18铬-8镍)的衍生物,而其余20%则是由13铬钢演变而成的。
         应该指出,关于不锈钢钢种的最主要的研究和发展是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改善钢的耐腐蚀性,其中对18-8钢晶间腐蚀问题的研究,不仅发展了钢种,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工艺方法,还促进了有关不锈钢的钝化和腐蚀机理的研究。第二个方面是发展高强度不锈钢(即沉淀硬化不锈钢)。这种钢是二次大战后随着航空、航天和火箭技术的进展而发展起来的。其中半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具有优越的工艺性能(17-7PH类),固溶处理后极易加工成形,且随后的强化热处理(时效处理)温度不高,变形很小。在美国这种钢多用于航空结构不锈钢工程上,并已大量生产,各国也都有类似钢种投入使用。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